第266章 开始光刻!_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
海棠搜书 > 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 > 第266章 开始光刻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66章 开始光刻!

  毕竟宁晨可是华威的重要合作伙伴,如果没有宁晨的话,现在的华威绝对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。

  为此,任总也特意暂停了手头的一些工作,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。

  “宁老师,不好意思,刚刚我正在处理一些工作,就先让段总帮忙负责招待你了。”

  “没关系的,任总,这次我也是突然过来,希望不要打扰到任总的工作就好。”

  两人互相客气了一番之后,聊起了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。

  “宁老师,恭喜你拿到了这一届的菲尔兹奖。颁奖典礼的时候,我们整个华威公司,都在看颁奖的直播,大家都为你的得奖感到高兴。”

  当时的情况的确如此,除了无法离开工作岗位的员工之外,大家的确都在关注宁晨获得菲尔兹奖的过程。

  这件事情并不是宁晨一个人的荣耀,更是整个夏国的荣耀。

  聊完了菲尔兹奖的事情,宁晨提起了华威手机的话题。

  “任总,最近华威手机的销量真的是不错,我们在钢城的华威专卖店,一直以来都是顾客络绎不绝,华威Mate7也是一直需要预约才能够买得到。”

  听宁晨提起这件事情,任总倒是感到有些不好意思。

  “这确实是我们供应能力的问题,现在我们已经在努力增加供应链的生产速度了,争取能够尽量解决供应量不足的问题。另外我们的芯片储量也是相对有限的,虽然两三年之内倒是不存在什么问题,不过用完这批芯片,我们真的就要开始使用自己制造的芯片了。”

  虽然那些国外的公司,已经纷纷解除了之前停止供应的行为,但这依然不会改变华威继续使用自研技术的想法。

  这个时候,宁晨说起了自己有关量子计算机的想法。

  “任总,最近我们星辰科技,在研究有关量子芯片的设计和加工技术。我们希望能够使用光刻厂的设备,制造出制程工艺为14nm的量子芯片。”

  这个制程工艺,相比于星河量子计算机,可以说提升了几个档次。

  这也可以让量子飞跃可以在更小的功耗上,实现更为强大的能力。

  听到了宁晨的想法,任总也感到十分的认可。

  “如果宁老师能够率先验证光刻厂的应用能力,我们华威自然是非常欢迎的。光刻厂属于华威公司和星辰科技的共同工厂,只要是正常的研究工作,我们华威公司都是会全力支持的。”

  虽然华威公司的性质较为特殊,但毕竟华威公司还是一家私营的企业,各种手续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便的。

  与任总达成了一致之后,宁晨准备起实施芯片光刻实验的程序。

  在专注状态的帮助下,宁晨已经对于整个芯片的光刻步骤了然于心。

  而在看过光刻厂的情况,宁晨也知道,现在的光刻厂已经完全具备了应用的能力。

  进行实验之前,宁晨与华威的芯片研究团队,一起交流着有关芯片光刻的事情。

  “这次实验,我们的核心步骤,就是芯片光刻的对准曝光技术。现在我们已经有能力得到高精度的光束,但其他的多个问题,也还需要我们一一去解决。”

  仅仅是芯片光刻的步骤,就包括表面清洗烘干、涂底、旋涂光刻胶、软烘、对准曝光、后烘、显彰等等。

  这些工艺步骤有些看起来并不复杂,但想要完美的完成芯片光刻,每一个步骤都需要非常认真的对待,保证芯片加工过程的质量。

  而在完成了这些步骤之后,后续还需要进行蚀刻等工艺,最终才可以得到成品的芯片。

  ……

  接下来的时间里,宁晨跟华威公司的芯片研究团队一起,进行着有关芯片的制造的研究工作。

  宁晨全程参与着各项工作内容,即便只是晶圆清洁这种较为基础的工作内容,宁晨依然会非常认真的参与进去,力求整个过程不出现任何的问题。

  经过一系列的操作步骤之后,终于到了芯片光刻最关键的一个步骤。

  芯片光刻对准曝光技术。

  这个步骤对操作精度的要求非常的高,一般要求对位精度为最细线宽的七分之一到十分之一。

  宁晨仔细观察着加工人员的操作和成品的质量,对实验现象进行着分析。

  其实整个加工过程还是非常规范的,只是最终得到的产品质量,还无法令宁晨感到满意。

  毕竟整个光刻的过程,都是采用全自研的技术,放眼全世界的任何一家公司,都是无法完美的完成这些所有的工作的。

  而华威几乎是凭借着一家公司的力量,在挑战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  完成了第一批实验加工后,宁晨和大家一起分析着产物的质量。

  “从整体上来看,我们得到的芯片质量,还是符合我们的预期的。只是以这样的芯片质量,距离马上实现应用,还有着一定的差距。”

  对于这样的结果,大家也都没有否认,以这样的芯片质量,他们肯定是不敢把这样的芯片搭载在华威手机上的。

  这个时候,工厂车间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闷。

  其实整个华威的芯片研发团队,一直以来都背负着很大的压力的。

  一旦他们无法在两到三年之内,彻底的解决芯片问题,那么华威就真的可能面临无芯可用的问题了。

  这项研究对他们来说,是一项没有退路的研究。

  不过宁晨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的绝望,虽然宁晨也无法马上解决这些问题,但至少还是有大致的思路的。

  “其实我们可以从曝光能量和焦距这两个角度上,进行调整和优化。目前我们的实验条件,大概率并不是最好的实验条件,而且距离最佳的实验条件,还会有一段不小的距离。”

  虽然在之前的模拟中,这些是宁晨等人认为的最好条件,但在实际的实验中,每一个步骤的条件,都会出现微小的误差。

  而在经过连续的多个步骤之后,这些误差也会不断的积累,最终积累出来的误差值,还是完全不能够忽略的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tss.cc。海棠搜书手机版:https://m.htss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