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26寻料_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
海棠搜书 >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> 326寻料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326寻料

  关于饭馆收粮票的时间,唐植桐听说过两种说法。

  一种是从老前辈嘴里听来的,这个时间上早一些;一种是官方明确下文通知执行的时间,60年8月16日起执行。

  好像这两者也不冲突?

  “以后出去随身带着两斤粗粮票,给饭馆细粮票的话,有点亏。”由于平常不在外面用粮票买东西,唐家大部分没有带粮票的习惯,像一些富家子弟,早上吃个油条啥的,就会用粗粮票支付。

  由于地方粮票当月有效,过期作废,所以唐植桐只随身带了几张长期有效的全国粮票。

  今天在饭馆的时候,用全国粮票支付是一种奢侈行为,但唐植桐总不能让万家兄妹再回去拿,实属人情往来中的应急行为。

  “行,那我明天跟咱妈要两份,一份粗粮的,一份细粮的。在清清家吃的话,我就留下细粮的。在外面吃就给她粗粮的。”小王同学兰质蕙心,立马明白了这里面的区别。

  “嗯。还得是你,一点就通。”唐植桐宠爱的捏了捏小王同学的耳垂。

  “讨厌,痒。”小王同学飞了唐植桐一眼,这个地方属于个人禁区之一,除了她自己也就唐植桐能碰。

  “哈哈哈,去洗个澡吧。今天太阳不错,我摸着水温还行,再等会就凉了。”唐植桐哈哈一笑,在小王同学后面拍拍,又抓了一把,这已经不属于暗示,而是明示了。

  “行,乖乖等我。”小王同学听懂了,收拾好干发帽及衣物,去了洗澡间。

  唐植桐前阵子给家里的水桶换了一次管子,安上了一个固定的花洒,洗头特别合适,站着一冲就行。

  明天是处暑,预示着酷热马上结束,这种堪比外面澡堂冲澡的体验,等天冷了再想尝试就比较麻烦了。

  由于最近事多,唐植桐也没顾上寻思怎么改装洗澡设备。

  小王同学去洗澡,唐植桐也没闲着,拿出笔记本,静下心来,继续完善规范手册。

  虽然嘴上说着不在意,但一想到方圆的照顾,唐植桐就想着尽快整理出来,给押运科或者说是方圆,加点成绩。

  唐植桐飞文染翰时,小王同学带着干发帽,拿着换下来的衣服,施施然回到厢房。

  “哥,该你了。这会水温还行,再过一会就凉了。”小王同学先开口,才拍拍专注的唐植桐。

  “好嘞,马上。”唐植桐拧上钢笔盖,放在书桌上,起身用胡茬在小王同学的香腮上扎了几下,拿上衣服去冲澡了。

  王静文被唐植桐的笔记本吸引,他在家加班的时候也不多,随即在椅子上坐下,一页一页翻着看。

  尽管行业不同,但王静文依旧从行文的字里行间看出了东西。

  男人洗澡,主打的就是一个效率,前后十多分钟,唐植桐就回来了。

  “哥,你为什么要写这个?”小王同学听到动静,单手拿着笔记本,转头问道唐植桐。

  “我觉得押运过程还存在问题,想总结、归纳,改善一下。”面对小王同学,这是自己最亲密的人,唐植桐没有找任何借口,将实情说了出来。

  “跟领导汇报过了吗?”小王同学追问道。

  “嗯,说过了,这不是快开学了嘛,我就想着尽快赶出来。咋了?有问题?”睡一张床上半年多了,唐植桐对小王同学了解透彻、知之甚深,若无问题,她不会这么问。

  “多少还是有点的。这规范手册读起来干巴巴的,没有人情味。我觉得,你前面得有个序吧?写明编制的必要性,有没有组织的领导,是不是集体智慧……”小王同学没藏私,嘚吧嘚吧的给唐植桐救过补阙。

  唐植桐边听边点头,虚心采纳,听完后,问道:“是不是再留出点空间,让大家讨论、总结,然后完善进去?”

  “最好是这样,不光能体现集体,万一有点缺漏,也不会全落在一个人身上。”小王同学点头,认真回道。

  “懂了,明天我就去找方科长,剩下的让大家一块讨论,集思广益。”唐植桐没废话,直接改了自己的计划。

  作为一个流水线出产的大学生,生在红旗下,长在春风里,享着资本的福报,一直向往着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,但真正来了,却实实在在发现很多想法与现下格格不入。

  最了解时下的,不一定是普通百姓,但一定是时下能接触到一定层次的人物,比如小王同学。

  面对小王同学的建议,唐植桐投桃报李,一番辛勤暴“打”必不可少,一时间武艺切磋热火朝天,你来我往好不热闹,最后势均力敌,鸣金收兵,握手言和。

  第二天吃过早饭,小王同学带着粮票和干果出发,唐植桐放弃了继续完善手册的打算,将昨晚空出来的水桶灌满,又将水缸给挑满。

  本来想休息一下,但听到刚回家的张桂芳在叨叨,改变了主意。

  张桂芳其实也没说啥,无非是抱怨副食品店的菜品不好,又老又贵,还不让多买。

  往年还觉不出怎么样来,无论是供销社还是市场,一年到头都能有菜品供应,家里的菜地都没体现出应有的价值。

  今年上半年,家里大多是在吃院子里的产出,副食品店做补充。

  立秋以来,院子里的蔬菜被清空,副食品店供应又不足,差别一下子就出来了。

  “妈,趁现在还有菜下市,价格便宜,我出去一趟,看能搞到点啥,咱晒也好、腌也罢,存一点过冬。”唐植桐拍拍屁股,从台阶上站起来,盘算着名正言顺的给家里搞点补给。

  “倒也行,自己留神点。”张桂芳稍微一停,有前面唐植桐往家里拿的板油、猪肉的先例,这次也没拦着。

  “妈,您就放心吧,我心里有数。”唐植桐没反驳,给母亲一个让人放心的眼神,换了件上衣,推着自行车往外走。

  这个时节能晒和腌的菜都有限,倒是有一个可以尝试着去做,那就是番茄酱,这还是唐植桐看到张桂芳菜篮子里的西红柿想到的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tss.cc。海棠搜书手机版:https://m.htss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